- Peter Ippolito;
<正>只要足够关心,你就可以改变世界。——Marian Wright Edelman对吴太医药集团而言,关爱不仅是一种企业的价值观,更是其企业理念的基础。除了对质量和市场领导地位的自信,吴太集团还高度重视客户和员工的福祉。长春新总部位于吴太商业中心第19~21层,占地2700 m~2,正是这一理念的体现。它提供了一个以人为本、充满活力的工作环境,散发敏锐与关怀的气息,同时也为公司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一个鼓舞人心的舞台。
2025年16期 No.316 24-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5K] - 陆轶辰;
<正>在广东佛山市顺德区繁忙的工业园和新建城市高楼间有一座郁郁葱葱的“鹭鸟天堂”,两万多只鹭鸟在这座生态岛屿里飞翔、繁衍、栖息。业主找到建筑师想要设计一栋湿地博物馆,集观鸟塔与展览馆功能于一体,旨在提高游客对湿地生态的认识,并提供独一无二的观鸟体验。
2025年16期 No.316 32-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82K] - 孙轶家;
<正>观察:雄心勃勃的乡村振兴与冷静思考长冲村乡村旅游服务聚落位于安徽省庐江县长冲亲子谷的核心区域,东邻县道X070,项目占地6738 m2、总建筑面积3030 m2。项目基地在改造前是一个荒废的国营茶厂,重建后则是集餐饮、茶咖、文化展示等功能的村落式布局的乡村综合服务设施,并与本地村民的社区服务中心结合建设。在乡村振兴与发展乡村旅游的大背景下,从2022年开始,庐江县在长冲村大力发展乡村文旅项目的推进。
2025年16期 No.316 42-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27K] - 何晓红;马宏渊;郭莉莉;毕晓莉;
场所精神理论强调对场地历史、文化与自然环境等多元要素的深度挖掘。该文探讨场所精神影响下工程美学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场所精神理论下的变电站工程设计原则和手法。以庆阳德尚项目为例,将地域文化元素的提取与转化、空间与功能组织的合理布局、材料与色彩的地域性表达,以及景观与环境的融合设计等工程美学设计策略应用于工业建筑设计,探索变电站这一特殊建筑类型的工程美学表达路径。
2025年16期 No.316 5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2K] - 李晨琤;徐啸阳;叶馨文;
该文是运用色彩心理学为依托展开对儿童医院空间色彩应用的探究,从色彩心理学角度总结了色彩对人尤其是对患儿的心理和情绪、行为、认知等影响;同时,在统计国内医院色彩使用现状的基础上,以现场调研与实际使用情况为基础分析了色彩对患儿的作用,针对如何运用色彩舒缓患儿紧张的心理进行概述,在此基础上对儿童医院的整体空间色彩搭布局等方面配做出了建议。强调人性化的设计,尤其是以人为本,以儿童为中心的医院色彩设计,力求创造出更人性化的友爱型、舒适型及利好康复型医疗环境。
2025年16期 No.316 5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0K] - 钱涛;
该文立足于传统文化,以成都市档案技术及服务用房项目为例,探索现代档案馆设计实践。成都市档案技术及服务用房项目设计立足于传统文化,结合现代的建筑设计手法,取古代档案馆“石室金匮”之庄重形态,并把山水意境融入建筑造型。同时,考虑现代档案馆开放性与封闭性共存的需求,将档案馆功能紧凑集约设计,注重内部空间及外部景观设计,做到了建筑功能与形式统一、建筑与环境相协调。通过建筑设计打造兼顾档案保护利用和公众开放性的档案馆,让更多的市民走进档案馆,促进档案馆公共服务社会职能的履行。
2025年16期 No.316 5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6K] - 杨欣;代广阔;林新东;孙高星;
该文深入探析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图书馆装修工程建设各环节的建设内容。在建筑设计方面,平面布局遵循功能优先,兼顾安全舒适,以高效存储、便捷借阅为原则,并满足防火要求;装饰选用新型防火材料,在保证质量的同时提升视觉美感。在工程亮点方面,文化沙龙活动空间设计兼顾功能、舒适与安全;景观天井设计融入中式美学元素。在工艺技术方面,家具制作考量性价比与构造合理性;图案制作选择合理的雕刻技术。希望该文的研究能为图书馆建设提供全面指导。
2025年16期 No.316 6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2K] - 陈培江;
在现今城市更新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双重驱动下,旧建筑改造已经成为城市空间再生的最佳路径。该文以广东省广州市环市东路办公楼改造成酒店的项目为例,探讨旧建筑改造的重难点以及岭南文化基因在酒店空间中的应用。通过解构原建筑的空间特征,结合地域材料工艺与绿色设计理念,成功打造出适应性的功能置换模式。研究表明,历史建筑再生的关键在于平衡文化传承与功能创新,要在尊重历史建筑原有结构和文化价值的基础上,借助创新设计与技术应用,赋予旧建筑新的生命力。
2025年16期 No.316 6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1K] - 吴瑶;
联合办公空间具有开放性、共享性、灵活性等优势,传统封闭格局的办公空间设计方案难以满足其高效、环保的要求。为此,该文研究共享理念下的联合办公空间室内装配式设计。在共享理念下,从功能区模块化设计、主体结构构件装配化设计、管线装饰部件标准化设计3个层面,完成联合办公空间室内装配式设计。案例分析结果表明,装配式设计方案在降低联合办公空间室内能耗方面表现出色,为未来联合办公空间设计提供了理论参考,推动了建筑工业化与共享经济的深度融合。
2025年16期 No.316 67-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1K] - 张甜甜;
近年来,包含养老公寓、商业配套设施、健康与医疗服务和文化娱乐服务的高品质养老社区逐步受到养老市场的青睐,养老社区的适老化装饰设计也愈发重要。虽然目前已发布了多项与适老化、无障碍设计相关的国家标准,但设计人员经验的缺乏和对细节考虑的不足,导致“不适老”的情况多有发生。基于此,该文以太保家园·郑州国际颐养社区项目为例,对装饰装修设计中的适老化要点进行探讨。首先阐述养老社区概念及项目概况,其次分析养老社区适老化室内装饰设计原则,再次介绍项目适老化装饰设计要点,最后结合常见的适老化装修设计误区提出建议,以期为养老社区适老化装饰设计提供参考。
2025年16期 No.316 7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2K] - 宗恩情;陈傲祥;孙光宗;
该文以阿尔及利亚比斯卡拉220 MW光伏电站控制楼和值班室的装修设计为例,详细论述撒哈拉边缘地区特殊自然环境下建筑装修设计对策。首先,对研究项目进行概述,然后探讨具体的设计策略,如气候适应性设计策略、本土文化与现代功能的融合,而后分析主要空间装饰设计实践,包括控制楼公共区域装饰设计、值班室生活空间的人性化设计,最后阐述了该项目的装饰材料与工艺创新,以期为其他建筑的装饰施工提供借鉴。
2025年16期 No.316 7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0K] - 唐紫蓓;
传统的办公空间装饰装修设计通常会忽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对员工的工作效率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该文主要研究生态设计理念在开放办公空间装饰装修设计中的应用:通过改善采光和通风环境,实现开放办公空间的布局生态优化,选用天然石材、二氧化钛(TiO_2)生态陶瓷砖、再生材料饰面砖、生态透水砖等作为装饰装修材料,墙面与顶棚采用光触媒涂料,引入绿植景观和水景景观等自然生态景观元素,实现生态设计理念在开放办公空间装饰装修设计中的应用。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将生态设计理念应用于开放办公空间装饰装修设计,能大幅度提高室内空气质量,为员工创造健康且舒适的办公环境。
2025年16期 No.316 7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1K] - 王思雅;
随着绿色环保理念的深入人心,在住宅建筑设计中需要充分应用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实现建筑的可持续性。该文主要以装配式住宅建筑设计为研究对象,在阐述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基础上,通过探究装配式住宅建筑的特点,提出了包括集成化节能系统设计、全生命周期的环保材料选择以及模块化水循环系统设计等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装配式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具体应用路径,旨在为装配式住宅建筑的绿色发展提供一定帮助。
2025年16期 No.316 79-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8K]
- 张皓然;
装配式建筑是实现建筑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式。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技术作为建筑业数字化转型重要工具,为装配式建筑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该文深入探讨了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中的应用,包括设计阶段利用BIM技术进行方案优化,生产阶段结合BIM模型信息实现质量管控和智能化运输,施工阶段的资源规划和动态施工模拟以及运维阶段的智能监测。研究表明,BIM技术的应用显著提升了装配式建筑项目的建设效率和管理水平,同时降低成本和环境影响。
2025年16期 No.316 8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3K] - 顾弋峰;
当下,建筑行业逐渐走向智能化与数字化,而数字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推动力不可忽视。为深入研究数字技术在建筑设计领域的创新应用效果,该文对其设计流程、方法、创新应用模式进行系统分析。同时,从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参数化设计、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等应用场景着手,展现数字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效果。最后结合具体案例,从技术应用、创新价值、行业印象等维度进行分析,发现其创新应用价值,为数字技术的创新应用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路径。
2025年16期 No.316 8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1K] - 李立洪;陈龙坤;马飞;黎桂发;何峰;
该文针对住宅建筑高边坡土方开挖这一难点问题,以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技术为基础,系统研究基于BIM技术的土方开挖新方法。在分析高边坡工程土方开挖特性的基础上,阐明BIM技术在土方开挖过程中的应用优势,从BIM模型构建、施工仿真、方案优化、施工全过程管理4个方面对其进行详细阐述,并用工程实例进行验证,以期为提高既有建筑高边坡工程的施工效率、安全和质量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
2025年16期 No.316 89-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4K] - 张倩倩;
为提升装配式异形构件建模效率,实现装配式异形构件的标准化设计与生产,进一步提高装配式建筑整体效益,该文先对面向制造与装配设计(Design for Manufacturing and Assembly,DFMA)的设计理念及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技术进行简要分析。接下来,以实际工程为例,从基于DFMA的建模流程、关联分析、模块参数化建模、预制构件设计、碰撞检查等方面入手,阐述基于DFMA的装配式异形BIM构件快速建模设计实践,并对基于DFMA的装配式异形BIM构件快速建模设计方法的实践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基于DFMA的装配式异形BIM构件快速建模设计方法可用于大部分装配式异形构件建模中,同常规辅助软件相比,建模时间更短,模具用量更少。因此,在装配式异形构件设计与生产中,基于DFMA的装配式异形BIM构件快速建模设计方法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2025年16期 No.316 9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8K] - 冯林进;袁子皓;李安琪;林昊;
在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建筑能源消耗问题日益突出,协同设计策略能够有效解决该问题。因此,该研究以某超高层产业园区项目为实践案例,依托温度监测数据开发智能温度感应保护系统,解决公共建筑、商业建筑及工业厂房光伏屋面过热问题,同时建立起装配式光伏模块化设计标准体系。实验结果表明,此协同设计策略可使建筑能耗降低23.5%,光伏发电效率提升18.7%,装配式光伏建筑综合造价降低15.3%。
2025年16期 No.316 95-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7K] - 董铭;周鹏;张黎明;程焱森;杨国华;
为解决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空间受限、大型预制构件运输路径规划困难的问题,该文以某装配式房屋建筑工程为例,提出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的施工路径智能优化方法。其通过BIM技术提取构件几何信息和施工约束条件,建立多目标优化数学模型,采用改进A*算法和遗传算法进行路径寻优求解,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方案决策。结果表明:优化方法使总成本降低20.3%,日均构件运输量增加31.3%,道路通行效率提高38.1%,整体工期压缩12 d。该方法能够有效解决装配式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路径规划问题,显著提升施工效率和经济效益,为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撑。
2025年16期 No.316 98-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5K] - 陈诚;
历史建筑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其装饰艺术不仅是建筑美学的凝练呈现,更饱含特定历史时期在工艺技术、社会文化及艺术审美方面的信息。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借助非接触式测量快速获取建筑表面具备毫米级精度的三维点云数据,完整记述装饰构件空间形态、尺寸比例及纹理细微点,为历史建筑装饰修缮开拓全新技术途径。该文聚焦历史建筑装饰修复的实际诉求,分析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历史建筑装饰修复测绘中的作用,审视其在装饰构件测绘中的应用要点,剖析技术关键点与实践难点,以期构建一套契合历史建筑装饰修复的数字化测绘技术体系架构。
2025年16期 No.316 101-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6K] - 江胜;
该文以杭州市长河街道南片新六村联合统筹开发项目为例,系统探讨地铁出入口与商业地块合建模式下的混凝土裂缝防治技术。结合项目工程概况,分析合建模式中混凝土施工的温度应力控制、结构衔接设计、同步施工协调等难点,提出基于材料优化、智能监测、分层浇筑的裂缝防治技术体系。研究显示,采用钢纤维混凝土、真空降水系统及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施工模拟技术,可有效降低裂缝发生率,为同类工程提供实践参考。
2025年16期 No.316 104-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8K]
- 孙彪;李超;戴鹏;嵇小康;王彭江;
该文基于建筑门窗幕墙能耗构成,介绍绿色节能技术概念与分类,并针对绿色节能技术在房屋建筑门窗幕墙断桥隔热、遮阳及通风结构设计等方面的应用进行探讨,最后阐述绿色节能技术在门窗幕墙施工工艺中的应用要点。研究结果表明,合理应用绿色节能技术能够有效降低建筑能耗,提升建筑舒适性与功能性,对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25年16期 No.316 107-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2K] - 饶晟;张涛;
传统的建筑施工方法存在能耗大、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问题。绿色建筑作为一种节能、环保和高效的建筑技术,已成为建筑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该文以房建工程中的绿色施工技术为研究对象,阐述绿色施工技术的概念、特征和重要意义,并对其在房建工程的各个环节,如土方工程、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装修工程等方面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该文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旨在为我国建筑业绿色施工技术的推广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2025年16期 No.316 110-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1K] - 余文平;张丙欢;陈园;
该文依托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EPC综合办公楼工程,针对高层商业办公建筑开展屋面绿化种植集成系统研究。项目构建了包含屋面光伏发电系统、模块化种植屋面、人工湿地雨水处理技术、智能监控管理系统在内的综合技术架构,形成闭环循环的整体设计方案。通过多技术协同,建立了从雨水收集到处理再到循环利用的完整技术链条,实现资源高效利用与生态功能优化。系统性能评价结果显示,人工湿地雨水处理系统的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去除率达到78.5%,模块化种植屋面较传统屋面可降温12~15℃,光伏发电系统年发电量达到设计值的96.8%。年度节能量达到185.6 MWh,减排二氧化碳当量142.8 t,投资回收期约为8.2年。
2025年16期 No.316 113-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3K] - 刘佳琪;韩俊丽;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城市老旧建筑改造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任务。城市老旧建筑往往存在基础设施陈旧、能源消耗量大、环境质量差等问题,影响着人民的生活品质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全球都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并大力推动低碳绿色建筑经济,在此背景下对城市老旧建筑进行绿色改造,对降低建筑能耗、减少碳排放和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阐述了城市老旧建筑绿色改造的重要性,并分析其面临的问题,提出城市老旧建筑绿色改造的路径,以期为城市老旧建筑绿色改造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参考,实现城市低碳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2025年16期 No.316 116-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9K] - 冯营贝;
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深入人心,建筑领域开始推行绿色建筑理念。室内装饰设计关系到建筑的环境质量、居住舒适性和资源消耗,因此,该文在介绍绿色建筑概念内涵和核心的基础上,对建筑内部装修设计中的选材、空间布局、节能设计、绿色建造和后期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具体应用进行深入剖析,以期为促进我国绿色装修设计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推动我国建筑业朝着低碳、绿色、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2025年16期 No.316 119-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8K]
- 周浩;
为了充分发挥新型自保温砌块在建筑工程墙体中的应用价值,该文先对新型自保温砌块的概念进行阐述,再结合具体工程案例分析新型自保温砌块在建筑工程墙体施工中的应用优势,并从施工准备、基层处理、砌块试排列、测量放线、芯柱植筋、砌筑、芯柱施工、砌体顶层处理等环节详细阐述新型自保温砌块在建筑工程墙体施工中的应用措施。最终的研究结果显示,将新型自保温砌块应用于建筑工程墙体施工工程,不仅能降低建筑工程墙体的能耗,还能提升墙体结构的承重效果,有效提升墙体的整体性能。
2025年16期 No.316 12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7K] - 杨海滨;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模板施工是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为确保建筑模板施工的质量,需合理使用模板材料,包括木模板、钢模板、铝合金模板、塑料模板、胶合板模板等。与此同时,为确保建筑施工现场使用的模板材料的性能质量符合施工标准要求,需采取有效的优化管理措施。该文在分析建筑施工现场模板材料优化管理意义的基础上,结合建筑施工现场模板材料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优化管理措施,希望能够提升建筑施工现场模板材料管理质量,实现建筑模板施工质量及经济效益的协同提升。
2025年16期 No.316 126-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2K] - 许炳峰;周斌斌;卢森;
该文聚焦马赛克艺术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首先梳理其在中西方的起源脉络,通过历时性对比提炼新旧融合的艺术创新思路;其次剖析中国传统装饰对现代马赛克艺术的影响机制,总结该工艺在当代装饰工程中的实践现状与发展趋势;最终结合杭州四季酒店室内项目案例,从施工工艺与艺术体现双重维度探讨马赛克在空间设计中的创新应用。通过融合传统文化基因与多元空间形态,马赛克艺术在肌理表现、文化转译等方面展现出独特优势,印证了其在室内设计领域的持续发展潜能。
2025年16期 No.316 129-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7K] - 刘莹;
该文围绕绿色建筑设计项目,分析了低碳材料在绿色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现状,重点探讨了低碳材料在建筑外立面、结构以及室内环境中的具体应用,评估了低碳材料的多项性能指标,包括强度、稳定性、耐久性等。研究表明,低碳建筑材料在有效减少建筑能源消耗的同时,也有助于改善室内环境质量和提升整体建筑性能。基于对低碳建筑材料市场前景和发展趋势的研究,提出了新型材料研发、现有工艺优化以及集成应用等多项发展方向,由此可知低碳建筑材料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前景广阔,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实际价值。
2025年16期 No.316 13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8K]
- 聂子宸;董春雷;
纳西族屋顶形式是多民族文化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融合的产物,展示了一个动态的文化融合过程。该文深入探讨受藏文化、汉文化及白族文化为主的民族文化融合影响下纳西族建筑屋顶形式的多样性。通过调研不同海拔气候的纳西村落,量化屋顶坡度与地理位置的关系及通过数据统计分析不同屋顶形式的成因,以茨中村、木氏土司府及“三坊一照壁”式建筑为典型案例,展示纳西族建筑屋顶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独特表现形式与融合机制。
2025年16期 No.316 136-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4K] - 赵玮;章蓉妍;
原华东电力调度大楼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上海市南京东路上第一栋高层建筑,受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其前卫且独具特色的形态设计突破了中规中矩的办公楼设计传统范式。但因原中标方案对建筑的基本价值要点考量不足,且设计过程中抹除了建筑的特色。因此,该文基于价值评估体系,深入探究原华东电力调度大楼改造项目更新设计的关键问题,通过对原华东电力调度大楼社会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更新价值等方面的综合评价,保留三角窗、坡屋顶、微波塔等建筑重要特色,并对裙房、客房、顶部餐饮区等建筑特色空间进行了创新更新设计,最终将原华东电力调度大楼转变成艾迪逊酒店,希望能够为其他现当代建筑更新设计提供参考。
2025年16期 No.316 139-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8K] - 冀倩倩;
由于企业对办公环境个性化与多元化发展需求日益凸显,办公建筑空间设计的美学表达成为关键诉求。该文聚焦于美学理念在办公建筑空间装配式内装修改造中的系统性应用,从空间尺度要素与空间统一变化要素2个维度解构办公空间的形式构成,并深入阐释其在空间视觉传达中的具体表征。在充分融合上述空间形式要素分析的基础上,该文结合具体办公空间改造案例,分别探讨了表现美学、结构美学及多维美学在装配式内装修改造实践中的具体应用路径及其效能,提出3项核心改造原则:第1,艺术美学表现与功能舒适性的协同统一;第2,空间形式要素的有机整合;第3,个性化美学诉求与整体空间和谐的动态平衡。
2025年16期 No.316 142-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3K] - 郑晓;
在高层建筑中,模板支撑体系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此,该文结合某市医院建筑工程,探讨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首先对工程进行概述,然后从设计方案、模板体系力学性能验算、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施工等3个方面出发,深入探讨高大模板支撑体系。通过荷载计算、力学性能验算和施工工艺控制,有效提升模板支撑体系施工的质量与安全性,为同类工程提供实践参考。
2025年16期 No.316 145-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2K]
- 杨君珊;喻强;唐移彬;
赣南古建筑作为客家文化的重要物质遗存,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与地域特色。然而,受时间侵蚀、环境变化及人为干预等多重因素影响,部分建筑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该文以赣南地区典型古建筑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病害分析与结构评估,建立了涵盖强度、刚度、抗震能力、耐久性等维度的墙体稳定性评估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样本墙体进行综合评估。最后,在此基础上,系统提出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加固修缮技术路径,包括糯米灰浆修复、注浆法、碳纤维布加固及结构节点优化处理等,并配套制定了加固施工流程与性能验证方法。
2025年16期 No.316 148-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9K] - 李彦呈;
在建筑工业化加速发展的背景下,装配式建筑因其高效、环保等优势日益普及。预制构件吊装精度控制是保障结构安全与施工质量的关键技术。该文围绕吊装精度控制体系进行系统分析,剖析影响精度的主要因素,提出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技术的深化设计、高精度测量控制网、设备选型优化策略,结合全站仪、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及物联网等构建反馈机制,形成多维度精度控制链。通过实际项目验证发现,该技术体系能有效降低误差率、提升效率,以期为装配式建筑精细化施工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路径。
2025年16期 No.316 151-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7K] - 徐泮芹;符吉;陈士;吴志毅;周浩;
该文以海南华润石梅湾旅游度假区九里7期(35#地块)项目为例,阐述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吊装前的准备工作、吊装顺序、蒸压轻质混凝土(Autoclaved Lightweight Concrete,ALC)板施工、预制叠合板及预制楼梯等吊装工艺,提出施工前准备、钢筋连接、节点构造施工、防水与密封、安全控制等连接施工技术,发现采用标准化施工流程、严格质量控制及安全防护措施,可提高装配式建筑施工效率与质量,希望能够为其他建筑装配式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2025年16期 No.316 154-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4K] - 李进;
在现浇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当中,裂缝问题会严重影响到房屋工程质量。某商业综合体地下室工程通过对温度应力、干燥收缩等裂缝成因进行分析,建立了全过程预控技术体系。通过优化混凝土配合比、掺合料的配比等,让28 d收缩值降低到280×10~(–6);施工工艺采用分层浇筑、精确振捣、分阶段养护的方式,把中心最高温度控制在66.2℃。质量评价显示裂缝宽度都被控制在0.05 mm以内,预控效果十分显著。该技术体系为房建工程现浇混凝土结构裂缝预防提供了系统解决方案,对保障工程质量具有重要价值。
2025年16期 No.316 157-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6K] - 齐友钧;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至关重要,关乎人民生命安全与项目顺利推进。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施工安全隐患问题日益凸显。该文以具体房建案例为切入点,深入剖析施工过程中的常见安全隐患,涵盖工程设计、施工材料、部门协作等方面,详细阐述排查技术要点,并针对性地提出治理策略,旨在提升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水平,降低安全风险。
2025年16期 No.316 160-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4K] - 夏秋;
该研究聚焦我国在铝合金结构建筑应用中的关键问题,围绕铝结构设计、构件加工、连接节点性能展开系统分析。由于铝合金材料具备密度低、耐腐蚀、免维护等优势,其在大跨度空间结构中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但我国相关工程经验有限,加之焊接工艺对其强度削弱较大(约40%),导致复杂节点多采用高强度螺栓连接,以确保结构的安全。然而,目前国产高强度螺栓难以满足复杂铝结构体系的精度与承载需求,植物园奇珍馆单层网壳项目仍依赖进口美铝螺栓,以保障节点连接刚度与整体稳定性。该文通过实证分析铝合金材质特性,提出适用于国产铝结构系统的优化设计方案,并探讨本土化高性能紧固件替代路径,旨在提升我国铝结构建筑的技术自主性。
2025年16期 No.316 163-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2K]
- 许必翊;
针对建筑工程的室内装修质量要求,该文以某公司生产科研业务用房装修项目为例,重点研究其蜂窝铝板吊顶的加工及安装施工。依托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技术对铝板进行排板、下料等,完成开孔、喷涂等加工环节,进而满足使用要求。然后依照测量拉线―安装吊杆―安装龙骨―安装蜂窝铝板―处理接缝―饰面清理的顺序完成吊顶施工,以期实现蜂窝铝板吊顶的各项设计功能,优化室内空间环境。
2025年16期 No.316 166-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5K] - 王东洋;张兵;崔浩;刘齐;崔亚静;
后浇带作为房屋建筑结构施工中解决沉降差、温度变形等问题的重要构造措施,其防渗漏施工质量直接影响房屋建筑工程的耐久性与使用功能。该文对后浇带防渗漏施工工艺展开研究,分析后浇带渗漏原因与危害,提出问题防治处理思路,阐述后浇带防渗漏施工工艺内容,并结合某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案例,验证防渗漏工艺的效果,旨在保障房屋建筑工程防水性能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助力降低渗漏风险,延长房屋建筑使用寿命。
2025年16期 No.316 169-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8K] - 孙广涛;
屋面渗漏在建筑工程里是个技术难题,它直接影响建筑物的耐久性和结构安全。该文以鱼台县金贤源鑫区建设项目住宅楼屋面防水工程为案例,深入分析屋面防水施工常见技术缺陷及其产生机理,着重阐述混凝土结构层、找平层、防水层及分隔缝等关键构造层次施工技术参数与工艺要求,在此基础上系统性解析女儿墙、雨水口等复杂节点的细部构造技术,通过剖析该项目所应用技术,论证系统化施工技术方案和精细化工艺执行对保障屋面防水系统长期有效性的作用。
2025年16期 No.316 172-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6K] - 齐晓;龚岳嘉;魏小婷;
南方多雨气候对古建筑小青瓦屋面造成严重影响,常引发渗漏、瓦片松动、结构糟朽等问题,亟须科学有效的修缮工艺加以应对。该文以实际修缮工程为基础,系统梳理了小青瓦屋面修缮的关键技术环节,包括原状调查与材料评估、结构加固、瓦面铺设及山墙细部构件的恢复处理。同时构建了包括耐久性、还原性、排水性能等在内的工艺适应性指标体系,并结合雨季性能测试与用户反馈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该修缮工艺在保持传统建筑原貌的基础上,显著提升了屋面的结构稳定性与气候适应性,具有良好的推广与参考价值。
2025年16期 No.316 175-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4K] - 白鸿儒;
防渗漏施工技术对于保障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意义重大。随着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防渗漏施工技术不断创新。基于此,该文首先阐述房屋建筑屋面工程防渗漏施工技术类型,然后探讨房屋建筑屋面工程常见的防渗漏施工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最后结合具体案例,探讨防渗漏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屋面施工中的具体应用。希望该文的研究能为房屋建筑工程屋面防渗漏施工提供有益参考,进一步提高房屋建筑工程屋面的防渗漏能力,减少渗漏问题的发生,延长房屋使用寿命。
2025年16期 No.316 178-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5K] - 李永康;梁晓东;刘芳;
建筑幕墙的施工技术水平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性与功能性以及美观性。基于此,该文对建筑幕墙工程施工关键技术进行深入探讨,从技术应用与效果评估2个维度构建了完整的技术研究体系。该文重点分析高精度测量定位、预埋件安装、龙骨体系安装、面板安装固定与结构密封胶施工等5项关键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方法与技术要点。通过施工技术精度指标检测与幕墙物理性能对比分析,验证关键技术应用的有效性,为建筑幕墙工程施工技术的标准化应用与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与技术支撑。
2025年16期 No.316 181-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6K] - 杨宇文;
该文以益阳喜来登酒店装修项目为研究对象,结合施工合同条款和技术规范要求,深入探讨高端酒店装修项目核心施工技术及应用实践。该文重点聚焦满足品牌标准的关键技术路径、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技术在益阳喜来登酒店装修项目深化设计与施工中的深度应用、装配式施工技术实施效果与绿色施工技术落地策略,以期为类似酒店装修项目施工技术实施提供经验与参考。
2025年16期 No.316 184-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6K] - 朱伟国;
该文针对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环境下高层住宅混凝土施工难题,提出系统性改进对策。通过优化混凝土配合比,采用低热水泥与矿物掺合料复配技术,降低水化热峰值与胶凝材料用量;实施原材料温度控制措施,包括骨料遮阳棚与拌和水冰块降温,确保入模温度低于28℃;创新施工工艺,采用分段跳仓浇筑与冷却水管布设,缓解温度应力集中;构建智能监测与养护系统,集成自动喷淋、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温度场模型与无线测温仪,实现裂缝风险预警与精准养护。实践结果表明,改进工艺将裂缝发生率控制在0.3‰以下,强度达标率达98%,内外最大温差压缩至12℃,养护成本节约20%,验证了该技术体系在高温环境下的有效性与经济性。
2025年16期 No.316 187-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4K] - 甘家鑫;
该文主要论述房建钢结构连接节点设计与施工要点,包括焊接节点设计关键技术、高强度螺栓连接设计技术、节点抗震性能设计准则、节点疲劳性能评估方法,以及施工前准备工作要点、节点定位与临时固定技术、焊接连接施工工艺、高强度螺栓连接施工技术、复杂节点组合施工技术。最后,提出一系列房建钢结构连接节点设计与施工精度控制措施,以期为该技术的高质量发展助力。
2025年16期 No.316 190-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1K]